Raclette |
歐洲的聖誕夜可比擬我們的除夕夜,雷同之處相當多,我們的壓歲錢就是他們的聖誕禮物,只不過中國人送錢的想法比較實際罷了。
黑森林以萊茵河與瑞法爲界,因地處瑞士邊境,聖誕夜圍爐便有吃起司火鍋與起司燒烤的傳統,而這個傳統卻是來自瑞士。起司火鍋法語稱之為Fondue,起司燒烤法語稱之為Raclette,以法語爲名,都是瑞士國菜。
在瑞士傳統吃Raclette真的是全家圍著傳統的爐竈,將一整塊圓形大起司置於火爐前緩緩轉動,事先將食物簽入細叉前置待用,等起司快要流下時,趕緊讓食物沾上一層膠稠狀的起司,熱騰騰的起司遞到嘴邊會燙舌,非常地香濃好吃。
現代瑞士人吃燒烤起司與現代中國人吃火鍋一般,都使用電器,早已失去古早圍爐的浪漫氣息,起司中則少了一絲松脂燃燒後的香氣,但熱騰騰的氣氛依舊不減。
其實這種吃法很類似野外的篝火麵包。健行回轉歸來後,升起篝火,烤完烤肉香腸,吃完晚餐,大家圍著篝火閑話。這時把健行時收集來的樹枝削成尖尖的,將事先調好的一大盆麵糊,在樹枝上沾上一坨麵糊,所有的孩子手中拿著一根長長的樹枝,站在篝火前,將麵糰置入火中燒烤,等到快要熟透時,再挾上一塊起司就火,這時麵包與起司香味四溢,望著滿天繁星,有著難以言喻的野外求生之感。
酒足飯飽之餘,搓麻將是我們的國粹,德國人則玩桌遊。
玩桌遊是德國人的傳統,德國桌遊的種類非常地繁多,據説這項傳統近幾年全球化了,紛紛出現了英語版,台灣也就跟著盛行了起來。德國人玩桌遊,跟我們打麻將一樣,分成兩三桌,各自選好要加入的戰場,衆人廝殺酣戰至午夜。
午夜一到,大人們便將藏在櫃子裏的禮物抱出來,分贈給小孩。有些家庭是讓小孩翌日在聖誕樹下找到自己的禮物,有些家庭則讓親友喬裝成聖誕老人來送禮。因信仰的緣故,這裏的小孩並不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,通常由大人親手將禮物送給孩子們。
禮物一到手,孩子們個個迫不及待地拆開禮物,頓時漂亮的包裝紙堆積成一座小山丘。
小孩檢視禮物的同時,大人便去厨房準備一鍋熱騰騰的巧克力火鍋,切一大盤水果,讓孩子們用叉子插起一塊水果、浸入熱巧克力之中,叉子一離鍋,巧克力便迅速凝固。
這時,聖誕夜的高潮就要展開了,事前置於外面平臺上的幾個大鍋子,早已經落滿了冰清玉潔的雪花,大鍋取入室内,將雪花鏟入小碗之中,隨之在雪花冰上面堆上各式各樣的水果塊,再淋上熱巧克力或是熱紅醋栗覆盆子醬,就成了一碗「熱熱的」挫冰。
我們這裏有架平台鋼琴,有兩個提琴手,一個長笛手。大夥一面吃著挫冰,一面喝著水果汁加香料煮開的Kinderpunch,齊聲唱著聖誕歌曲,氣氛熱絡,聖誕的寧靜與平安,共感於心︰「Noël!Noël!Noël!Noël!Christ ist geboren o Israel...... 」
歌聲與琴聲悠揚,餘音裊裊逐漸消失在無盡的夜空之中,平安夜守護著我們進入黑甜夢鄉。
冰雪的樣態,在黑森林裏還有一樣,便是台灣冰果室的挫冰,不同的是黑森林的挫冰是從天而降,上天所贈與的。
意想不到吧!
挫冰吃在嘴裏時,心中卻極想念台灣的芋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